
跳水队也有饭圈?14岁能拿奥运金牌,17岁成三金王正规配资之家,网友还在操心她长不高。
全红婵第一次让全国记住名字,是2020年10月那场全国冠军赛。她在女子10米台决赛里把第二名甩出28分,一个直播镜头切到她蹲在池边擦脸,小手一抹就抹出了“国家队门票”。那天之后,她连省队宿舍都没回,行李直接拖去北京。
接下来不到一年,东京奥运来了。2021年8月,小姑娘五跳里三跳满分,466.20分把历史纪录按在地上摩擦。14岁130天,她成了中国跳水第二年轻的奥运冠军。颁奖结束,记者问她想干嘛,她眨眨眼:“想吃点辣条。”结果全网辣条脱销,厂家连夜把货送进国家队。
展开剩余77%你以为这就到头了?2024年8月巴黎,她又把10米台金牌揣兜里了,425.6分,不算爆满,但足够让中国队完成五连霸。17岁131天,她刷新纪录,变成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。那天热搜前三被她包圆,连她哥直播卖橙子都多了十万观众。
全运会也不放过她。2025年11月2日,广东女团10米台双人,她和王伟莹一路水花消失术,又把团体金牌锁死。现场观众举着手机追着她跑,保安嗓子都喊哑了。
这边全红婵在跳台开挂,那边陈若琳在台下卷教练。很多人忘了,陈若琳自己也是开挂长大的。2008年北京,她单双人两金;2012伦敦,单人卫冕;2016里约,再收双人,五枚奥运金牌挂脖子能当项链。退役后她没跑路,直接换上教练证,成了全红婵的“亲师姐”。
训练馆里,陈若琳喊口令比裁判还严格。全红婵动作差0.1,她就把视频逐帧放,一帧一帧扣。扣累了,她塞给姑娘一根香蕉:“吃,补钾。”偶尔也八卦:“听说你又抢辣条?”全红婵嘿嘿笑,转头继续跳。
2025年2月,陈若琳的名字上了国际游泳名人堂,全红婵在台下鼓掌鼓到发红。11月环球人物专访,记者问陈若琳:“你带队秘诀是啥?”她挠头:“技术上我讲清楚,生活里我当姐。”说完顺手给全红婵理了理衣领。
有人酸:“教练拿金牌就能教出冠军?”陈若琳甩成绩单:三个周期,队员伤病率降三成,成功率升两成。数据冷冰冰,但队员叫她“琳姐”时热乎得很。
为啥跳水队总能量产天才?说到底,就是把“天才”扔进更天才的池子里。全红婵14岁进国家队,跳台边站的全是奥运金牌,连食堂阿姨都能聊空中转体。她每天睁眼就是比昨天跳得更好,闭眼梦里还在压水花。陈若琳在旁边坐镇,自己当年摔过的坑,一个都不让姑娘踩。
网上有人操心:“全红婵会不会被捧杀?”看看训练表就闭嘴:早六点下水,晚十点力量,一周只休半天。陈若琳说得好:“想红可以,先跳够一万次。”
跳水队没有童话,全是计分板。全红婵把辣条当奖赏,陈若琳把金牌当作业。下一个大赛,两人继续配合杀疯。你以为故事完了?其实才跳到第三跳。
发布于:江西省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